#年齡:3y10M &2y3m
1.與主題相關
利用連假期間爸爸帶全家到花蓮旅行,把握一家四口的時光(之後就變五口了,可能要一段時間才能出遊)。帶著孩子去的點不多,去了七星潭、清水斷崖、太魯閣九曲洞及海洋公園!
2.帶孩子參與& 3.讓孩子獲得新知
🚙七星潭
讓孩子自己走到海邊,發現七星潭的海邊沙子是較大顆粒的小石頭,不是細沙,趁機跟孩子解釋了沙岸岩岸分別,七星潭鋪著大大小小礫石,屬於陡降型海灘,有危險性,有跟孩子說明,讓孩子坐在礫石上,聽海浪的聲音,摸摸石頭!
🚙九曲洞步道
沿路看到很多地質變化,但孩子還小,還聽不太懂,讓他們摸摸看,然後看旁邊的峽谷,解釋這是由立霧溪往下切力量造成的,走到九曲蟠龍處,感受到風非常大,因為正好位在兩隧道相接的透空處。
🚙重點行程在遠雄海洋公園(連續去了3天)
🐬海星海蔘觸摸區
之前去屏東海生館時,觸摸區的工作人員有特別說要摸之前要先把手洗乾淨,不然手上的防曬產品或一些護手霜等等會造成這些生物死亡,所以這次再跟孩子們做提醒,一起把手洗乾淨再去摸!哥哥敢摸摸看,妹妹則是不敢摸!摸的過程有提醒孩子,水中生物可以輕輕摸,不能拿離開水面,不然牠們會死掉(結果第二次去,有一個大孩子一直把海星拿起來,媽媽忍不住的直接跟那大小孩說要放在水裡),其實在跟那個大小孩說的時候,也是在教自己的孩子(不然我看哥哥也想學人家把海星拿起來)
🐬海獅
之前去海生館看過海豹,這次則是海獅,表演中有講解到海獅海豹的分別,海獅有外露的小耳朵,海豹則沒有!海獅的牙齒是黑色的(剛出生是白色,後來會有菌來保護牙齒),上排18顆牙,下排16顆牙!
🐬海豚表演
海豚跟鯨魚都屬於鯨目,其中有一個表演是宣揚保護海洋,有人把塑膠瓶丟海裡,海豚吃了照x光檢查,這個部分,兩個孩子都好擔心海豚,一直問海豚死掉了嗎,後來有在跟他們解釋,現場的海豚沒事,沒有吃到塑膠瓶,但我們不能亂丟,萬一真的吃到了,海豚會死掉!另一個表演是海豚玩潑水,我們剛好坐第一排,孩子褲子有一點點濕,所以印象深刻,知道海豚的尾巴很有力!尾巴是讓海豚前進的動力,而兩側的胸鰭是控制方向及轉彎!
🐬海牛
孩子一直問海牛吃什麼,剛好有飼育員在餵食,就請孩子自己觀察,看到海牛是吃海草,然後海牛的尾巴是圓的,和海豚不一樣!
4.閱讀延伸
旅行結束後,把家裡有關海洋生物的書整理,與孩子共讀,讓孩子知道海獅、海牛、海豚、鯨魚都屬於哺乳類動物,而不是魚類,書中還提到鯨豚類出生時,先出來的是尾巴(我們是頭先出來),主要是避免一出生在海裡頭吸到海水窒息!(這讓媽媽也跟著一起學習到),然後usbrone 的書還有各種動物尺寸的比較,讓孩子知道海豚跟鯨魚的大小差異等!鯊魚這次沒有看到,但藉由書籍,讓孩子知道鯊魚是魚類,和鯨魚海豚是不一樣的!
#飯糰
#妹妹
在太魯閣時,路邊停車看日環食(花蓮是偏食)
有問哥哥看到的是跟照片一樣嗎,哥哥說有,才確定應該有看到,妹妹則不確定是否有看到
摸海星,這一天剛好我們在這邊時,只有我們自己,孩子都有遵守規矩!
海獅表演
近距離看海豚
旁邊的哥哥一直把海星拿出水面,飯糰看了也想學,媽媽直接跟那個大小孩說不能拿出水面,會死掉的(這時那個大孩子的媽媽才在旁邊說你要聽人家說話)
觀察海牛
摸摸石頭(這時候妹妹讓爸爸帶去清理尿布)
七星潭,坐著聽海浪的聲音